新華網上海5月2日新媒體專電 “人腦加電腦”,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網絡創業大潮中。作為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新生代,大學生對于網絡有著天然的契合和親近感。其中佼佼者不斷涌現的同時,也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在網絡創業大潮中“起得快落得快”,什么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障礙?如何持續激發其創新潛力?
“人腦加電腦” 創業熱情高漲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的專項調研顯示,網絡創業人員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這與這一群體創業熱情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有關。在眾多手機應用市場里,從網絡游戲、手機媒體到借助網絡的生活服務,很大一部分是青年創業者的項目應用。
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局長劉鑄保守估計,全省與互聯網相關的創業超過了大學生創業項目總量的1/3,甚至更多。
2015年1月,餐飲O2O平臺“餓了么”完成E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公司是由上海交大研究生張旭豪、康嘉等幾個在校生組建的。張旭豪說:“我從研一時開始有這個創業點子,讓普通的送外賣借助互聯網成為餐飲O2O平臺!
目前,借助“餓了么”平臺創業的大學生眾多,如人民大學2010年畢業生杜官的“大杜滿腹”、英國桑德蘭大學2011年畢業生嚴信的“咖喱先生”、中山大學物理系畢業生龐丹丹的“有間廚房”……
記者了解到,一些高校開始建立特色創業學院,培養網商人才。例如,義烏工商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打破專業界限,把創業課程納入到正常的學分體系。學生只要滿足“淘寶網店等級達到四鉆”或“月收入不少于8000元”的條件,就可申請進入創業學院。創業學院內電腦桌、貨架、網絡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學生提供物質保障。
優勢突出 隱患猶存
年齡、專業、智力等因素促使大學生在網絡創業中優勢明顯。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秘書長張德旺等專家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年輕人的所想所思有大量的客戶群體來推動,一個新的點子就可能做成一個項目;互聯網行業門檻低,受制于管理的環節少。以往創辦實體企業,需要跑多次政府部門窗口辦手續,現在網絡便捷靈活的特點正好契合大學生簡便創業的心態。
記者在東北大學見到軟件工程專業學生謝雄航,他的創業項目名叫“飛送騎士團”。只要在手機里下載“飛送”軟件,瀏覽商品、下訂單,就有“飛送騎士”送貨到寢室。上線一年多,僅東北大學校園內活躍用戶就有萬余人。目前,“飛送團隊”已注冊公司,申請軟件著作權,并發展對外租賃平臺。謝雄航表示,網絡創業跟社會創業比,風險相對小,在寢室有一臺電腦就行,目前,他的創業成本早已收回。
盡管網絡創業讓一些大學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其中不少大學生網絡創業“起得快落得更快”,一時可以風生水起,長期發展不佳。其中,固然有創業者自己的原因,也隱藏著政策支撐不足、融資難等客觀問題。
記者在上海、遼寧等地調查了解到,有些網絡創業大學生不了解政策,也不知道從哪里可以得到幫助。他們往往“宅”在家中或寢室,不租賃場地、無營業執照、員工不領取勞動手冊,較難享受到政府扶持創業的諸如貸款、創業補助、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
“我們最大的困難是融資!蔽錆h留英歸國大學生石楚瑜建立了漢繡電商銷售渠道。她告訴記者,隨著市場和銷量擴大,公司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是個人資源、人脈有限,融資確實很艱難。
既要內心澎湃 也需外力助升級
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表示,互聯網創業是“從零到無窮大”,在這種突破了時空的爆發增長中,如何持續不斷地創新、特別是及時適應社會需求變化成為大學生網絡創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按髮W生網絡創業者要不斷有好的創意,不斷推出新的業態、商業模式,迅速占領市場后還要始終思索如何‘粘住’顧客!
業內專家和青年創業者同時建議,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從政策環境、創業指導、補貼融資等方面,營造支持網絡創業的良好環境。
劉鑄、張德旺等人士表示,要構筑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支持體系。多部門在管理、服務大學生網絡創業中要形成合力,進一步將現行的鼓勵創業就業政策和對實體經濟的扶持政策向網絡創業就業領域拓展延伸,特別是對大學生從事網絡創業就業提供諸如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優惠、社保補貼或資金補助等。
同時,還要持續強化大學生網絡創業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創業素質和抗風險能力。東華大學嚴誠忠教授、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高建等專家認為,要進一步推動大學生網絡創業孵化基地、創業見習基地、培訓基地建設;支持社會各界開展信息幫扶和創業指導,為創業大學生在產品定位、團隊建設等方面提供幫助。
同濟大學副校長鄭惠強、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創新服務處處長繆文靖指出,要加大網絡創業就業領域信用擔保體系和風險干預體系建設,保障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秩序規范?娢木刚f:“要為更多大學生的網絡創業就業,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保ú蓪懹浾撸撼鹨、王瑩、鄭天虹、廖君)
文章來源:新華網
服務熱線